彩龙宛转 跃兔送福—岳阳市博物馆举办2023年元旦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
来源:展教部 | 作者:岳阳市博物馆 | 发布时间: 2023-01-02 | 942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彩龙宛转 跃兔送福—岳阳市博物馆举办2023年元旦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

     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为庆贺新的一年到来,让观众朋友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元旦节,岳阳市博物馆于1月1日举办“彩龙宛转 跃兔送福”2023年元旦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。

     为能够让市民群众更有参与感、获得感,并从中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节日传统文化知识,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精心准备了“翻花舞龙”和“木板年画”两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体验项目。观众在博物馆入口领取活动卡后,凭节日活动卡免费参加体验活动。尽管细雨绵绵,但元旦全天有近千名群众冒雨到馆参加活动。

     似花不是花,翻出百花样。纸翻花,又称“变花”“十八变”“十八翻”,是流传于我国南北的一项“艺术纸花”,源于清朝的一项表演艺术,后演变为启智休闲的大众产品,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纸翻花,色彩艳丽而变幻多端,具有浓郁的节日氛围。到博物馆的观众能够亲手制作舞龙翻花,成品还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观赏性,翻花飞舞,龙腾翻越,蕴含博物馆祝福群众新的一年积极向上的寓意。

     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,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,与汉代的画像石、画像砖等物质文化遗产有密切的联系,伴随者雕版印刷发展壮大。色彩鲜艳的年画是新年的象征,我国大江南北均有年画分布,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项,可见年画的广泛分布,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,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,蕴含有的丰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岳阳市博物馆藏多件雕花木板文物,为了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历史、文物、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,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,将文物内涵和非遗技艺、节日标签相结合,开展木板年画体验活动,观众可亲手印制各种兔年造型的版画,制作属于自己的兔年礼物。参加活动的陈同学表示,参加活动,能够了解版画的印制过程,也了解了雕版印刷的原理,参加活动很有收获。

     元旦小知识:

     元有开始之意,凡数之始称为“元”;旦意指天明,与夜相对,“元旦”合称初始之日,我国历史上元旦均为“正月一日”,有元日、元正、元辰、元春、上日等称谓,1912年1月1日,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誓词中,“中华民国元年元旦”为结尾,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,将公元纪年的第一天定为元旦,农历正月一日改为春节。